切实发挥社会救助的重要补充作用

   人民公益快讯 据新华网  2018,浙江绍兴的慈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一年。在过去的2017年,绍兴慈善工作围绕“文化引领、改革创新、服务民生”的总体目标持续健康发展,城市“爱心指数”不断提升、慈善的影响力不断扩展,慈善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绍兴市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扶贫济困、改善民生”始终是党委、政府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核心任务,2016年颁布的《慈善法》将“扶贫济困”明确列为六大慈善活动之首,这是法律赋予慈善事业助推精准扶贫的历史使命。一年来,绍兴市慈善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切实发挥慈善救助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补充作用。


    发挥慈善系统主渠道作用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截至2017年12月,绍兴全市各级慈善总会收到捐款1.95亿元,救助支出1.13亿元,救助近43万人次。

    绍兴市慈善总会以“项目化”运作作为抓手,通过“救助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努力提高慈善救助的精准高效水平,到目前,已陆续实施慈善项目41个,涵盖助学、助医、助孤、助老、助困及急难救助等,其中,助学项目有大学生助学项目、“中成爱心助学”项目、“心手相连,结对同行”结对助学项目等10个,助医项目有精工点亮生命计划、万丰奥特“阳光母亲”“中成小白基金”白血病医疗救助、袍江医院困难老人白内障手术补助等11个,助孤项目有“快乐成长·情暖孤儿”项目、“蒲公英计划”孤儿援助项目等3个,助老项目有关爱黄埔军校同学会困难老人等项目等2个,助困及急难救助项目有“四季沐歌”慈善项目、“天天向善”急难救助项目等13个,其他公益项目2个。各区、县(市)也主动发力,依托慈善总会开展项目化救助,并在一定基础上进行经验推广,带动公益慈善组织及社会爱心团体参与。

    目前,慈善救助逐渐从封闭运作向开放运作转变,从单位、个体运作向全社会多方参与转变,从物质救助向多元帮扶转变,日益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扶持其他公益慈善组织


    新时期慈善工作如何创新发展、在《慈善法》框架内有效发挥龙头枢纽作用是当前面临新的课题。

    2017年,绍兴市慈善总会大胆开展“慈善救助社会化”等工作机制的探索创新,推出“益路同行”资助计划,通过“公益创投”“购买服务”等形式带动其他慈善组织共同发展,并实现总会慈善项目精准落地。

    通过这种慈善募用分离机制的实践,使公益组织项目开展有资金扶持、专业指导和合理监管,同时通过分工合作,进一步提升精准救助水平,为进一步实现慈善项目化、项目品牌化、救助精准化、团队专业化、合作广泛化提供有益的探索。据记者了解,首批资助困境儿童帮扶项目6个,涉及资金38万元,目前6个项目进展顺利。


    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慈善助力民生始终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在过去的一年中,绍兴各行各业广泛参与慈善事业,为绍兴的民生工程添砖加瓦。其中,绍兴市卫计委成立市慈善总会卫生计生分会,发挥卫计系统特色开展慈善工作,开展义诊、心理咨询等志愿服务,探索建设市人民医院的“越医之爱”、市第七医院的“健康从心开始”等慈善品牌;

    在帮扶贫困妇女儿童方面,绍兴市妇联积极做好困境儿童的帮扶和结对工作,投入困境儿童帮扶助学结对资金240多万元,出台“帮扶慰问妇女儿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一年来,对近百名特殊困难妇女儿童进行了慰问帮扶资金达8万元。

    同时,绍兴市残联积极推动无障碍设施进家庭项目,为86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为101721名残疾人投保了人生意外伤害保险。有86名残疾人获得了理赔,理赔金额79.796万元。

    除了各部门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外,社会各界爱心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热心参与慈善,如欢乐慈爱义工团、炉峰禅寺慈善联合会、牵手爱心联盟等等,以及很多不愿公开信息的普通市民,参与扶贫济困、急难救助和义工服务,仅欢乐慈爱义工团一家全年共开展慈善义工服务近300次,参与义工4000余人次,义工服务时长近18000小时。(泊伟)

上一篇:服务民生 社会组织在行动
下一篇:脱贫攻坚力量正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公益视频>>更多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招聘信息 | 组织机构


地址:北京市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新闻出版大厦

京ICP备16057544号

频道识别号:011050312012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43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