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讯 据人民网 管理学中有个“能力陷阱”现象:一家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如果不能抛开过去的成功方式去寻求新的“高地”,就会败在自己的优势上。
“你的成功,可能就预示你的失败。”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句名言。许多垮掉的大企业,其“死因”就在于抱着以往成功经验不放,缺乏否定自我的勇气。柯达在率先研制出超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后“冷冻”此技术,最终输在数码时代。诺基亚手握上千专利、稳居全球手机霸主地位,却输在了智能市场。这些“越成功越失败”的经典案例说明:如果不思创新,所谓的优势就可能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真正的优势不是一时领先别人多少,而是每天都在超越自我。华为的任正非自己组建“蓝军”,敢于向现行的战略发展模式挑战。海尔的张瑞敏曾说,对于成功的企业,“最大的风险是不变,要么自杀重生,要么他杀淘汰,海尔选择的是我们的价值观基因决定的自杀重生。”
时下,新战友满怀豪情来到军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优长,比如,有的多才多艺,有的学历较高,有的掌握一技之长,这些都是新战友建功军营的潜在优势。但是,能否真正把个人优势和部队需求对接,关键取决于如何看待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不愁怀才不遇,就怕怀才不够。军营为战士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但不同部队有不同部队的实际。假如爱唱歌的非文艺单位不去,爱电脑的非科研单位不进,那部队还叫部队吗?身怀一技之长,不是挑挑拣拣的理由,也不是恃才傲物的资本。崭露头角时,不能骄傲自大,目空一切;一时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不能灰心失望,而应潜心磨砺,拓展能力。如果处处以己所长去比他人所短,只考虑个人价值不考虑部队需要,那么败在自己的优势上也在情理之中。更何况,基础再好、起点再高,也只代表当下而不代表长远。在这个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重要的是学习新知、掌握新知的能力。如果没有“知识恐慌”,不搞“需求对接”,很可能一觉醒来,昨天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反而被别人拉下一大截。
一切成功皆源于对“时”与“势”的深刻把握和极致发挥。新战友应努力培养优势,形成自己的独特之处;敢于张扬优势,走好属于自己的军旅之路;持续拓展优势,不断自我提升和磨砺;有效发挥优势,让优势成为成功之路的基石。(刘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