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讯 据人民网 “这次考核与以往不一样,就是在打仗!”9月22日,西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坦克一连连长刘金文走出考场后感慨说。过去的48个小时里,他带领战友接受了西部战区陆军联合考核组的实战化大考。
这位任职多年的连长感触颇深,“以前考核单课目逐个进行,注重检验基本技能,这次是按照作战进程多课目连贯实施,更加注重检验训练内容的实战应用。”
连日来,西部战区陆军成立联合考核组对新体制下作战旅实战化训练水平进行考核,首批4个旅接受实战大考。他们打破以往考核模式,在陌生地域设考场,按作战编组和作战进程组织考核,着力探索与新体制相适应的实战化训练、考核新模式,在官兵心中升腾起阵阵狼烟。
在某合成旅,装步连连长赵忠甲是在考核开始后才知道在哪儿考、考什么、怎么考。整个考核是在一个作战任务下进行,两昼夜连贯实施,“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侦察1组、2组,迅速前出!”进攻战斗中,接到军情通报,赵忠甲立即命令侦察分队对“敌”展开侦察。他介绍,过去敌情侦察主要靠友邻部队完成,现在自己可以根据作战需要指挥侦察分队展开地面和空中联合侦察。
很快,“敌”目标信息传回,赵忠甲呼叫火力分队,“敌”目标区域瞬间被强大火力覆盖。
当赵忠甲和战友们驾驶装甲战车直插“敌”阵地前沿时,残“敌”负隅顽抗,两辆步战车“趴窝”、4名战士“受重伤”,伴随保障的装甲修理分队和战场救护分队人员立即前出,“抢修战车、抢救后送伤员”。
将红旗插上“敌”阵地后,赵忠甲立即组织修筑防御工事。夜宿阵地,他派出警戒哨和暗哨,其余战士在帐篷里休息,官兵们除了摘下头盔,其余战斗装具都是穿在身上,连作战靴都未脱。
“考一次试,就像打了一场仗。”考核结束,官兵们虽然很疲惫,但个个眼睛里闪着光。“当兵10多年,参加考核不计其数,这一次找到了上战场的感觉。”上士赵俊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据介绍,此次考核采取一个作战任务三级联考的形式组织,旅首长机关、随机抽选的一个主战营、一个主战连按照作战进程参加考核,战备等级转换、物资装载、部队机动、装备抢修、医疗救护等10余个课目都是在实战背景下转换的,综合考验官兵的专业技能和战场素养。
在某合成旅,一场战场救护综合演练让卫生连军医和卫生员不仅“跑断了腿”,还“损兵折将”、狼狈不堪。
在该旅某坦克连综合演练考核中,旅卫生连军医王玉龙带领6名卫生员组成战场救护组。当听到“人员受伤,迅速救护”的命令后,王玉龙立即带领卫生员赶往救护地域。
判明“伤情”后,王玉龙带人对两名“重伤员”进行救治。然而,一名“重伤员”在坦克驾驶室内,由于拖拽姿势不对,造成“二次受伤”;另一名“重伤员”在救治时,卫生员考虑到炮塔上干净平坦,救援空间大,有助于施救,但在“救治”过程中,卫生员和“重伤员”都被判“阵亡”。
“战场救护不能仅把标准定格在能止血、会包扎、懂固定上,眼中如果没有敌情,练得再好也是假把式!”考核结束,考核组成员、战区陆军保障部战勤计划处参谋徐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并就抓好卫勤保障实战化训练理思路教方法。
“让训练与打仗画等号,就必须把脱离实战的‘靶场思维’清出训练场,一切让‘战场法则’说了算。”西部战区陆军训练处副处长千文告诉笔者,一些单位组织单兵分业训练,往往过分强调跑得快、打得准、投得远,把战斗员当运动员练,对每项技能在实战中该如何运用反而想得少、训得少,存在片面追求“优率秀”的现象。
着眼当前作战部队刚刚经历编制重组和体系重塑,工作头绪多、训练基础差异大的实际,西部战区陆军专题召开训练形势分析会,他们结合部队新的使命任务,按照作战需求牵引课目的思路来设计这次训练考核,把主建为战的思想融入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全面提升遂行任务能力。
合成营作为“脖子以下”改革中调整组建的单位,是我军合成作战的一种新的编组形式。它的出现给部队训练带来了新景象。
“合成营既不是扩大的营,也不是缩小的团。”某合成旅营长孙永安说,以前搞合成训练,需要旅里统一协调不同的营连,组织实施不方便,新编制下各营可以自主展开,但是如何编配各兵种力量对各级指挥员来说是一个新课题。
合成营调整组建后,他们按照“任务类型”设计作战编组,科学调配兵种要素,在机动、打击、协同、保障等环节,轮流让不同要素的营连指挥员担纲指挥。着眼实战组织训练让他们在这次考核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西部战区陆军领导介绍,此次考核也是对新体制下实战化训练的探索,考核内容都是按照作战任务设置的,考核组成员都多次参加全军性重大训练考核、演习导调。
“考核对部队来说,是‘风向标’,是‘指挥棒’。你怎么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部队怎么练。”在“装步连山地进攻行动”考核现场,西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副司令员王聚峰介绍,拟定这一考核方案可谓绞尽脑汁,他们先后9次更改方案,最终遴选某经典战例为考题,并根据新的形势任务进行调整,就是为了让考核离实战近些、再近些,通过考核把官兵“逼上战场”。(白红旺 孙利波 樊净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