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网传“深圳大学食堂使用‘地沟油’”事件进一步的核查情况,通报显示抽检结果未发现异常,符合要求。针对此次事件,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系主任赵丽青副教授认为,目前尚未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标准来检验地沟油,因此,网传图片上的检测公司在没有提供任何检测指标和方法作为依据的情况下,直接判定深大食堂的食用油掺杂有地沟油的说法是不严谨的。
赵丽青指出,目前食品油的国家标准中常见的检测指标包括有过氧化值、酸价、黄曲霉毒素、溶剂残留等,但是,通过这些指标并不能确定检测样品油的来源,即不能直接表明其是否为地沟油,只能说明该检测油是否为达到国家标准的合格食品油。由于地沟油涉及的种类很多,成分复杂,很难建立统一的标准,所以目前尚未有检验地沟油的国标方法。
那么,如何检测地沟油?赵丽青介绍,地沟油的检测比较推荐通过检验一些特征性指标来进行,比如多环芳烃、胆固醇、电导率、特定基因组等。这些指标都是与地沟油的来源息息相关的,比如强致癌物多环芳烃就是地沟油在高温和反复回收利用中产生的;高温烹调的过程也会产生很多极性组分,导致电导率上升,而植物油基本上是不导电的,因此导电率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此外,针对地沟油里面动物性脂肪的来源,还可以通过胆固醇、基因组来检测。
那么,通过国家标准的食用油中是否混有“漏网之鱼”?如果地沟油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处理达到了国家标准,是否就可以被食用呢?对此,赵丽青表示,这个问题目前在业内尚存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如果地沟油经过净化处理后,前面提到的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都已去除并达到国家标准,那它对人体基本是无害的,可以食用。但是,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地沟油的来源过于复杂,即使在目前的认知水平下是安全的,我们也还不能确定地沟油中到底还有哪些尚未可知的有害物质,所以它还是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12月10日晚,网络流传某公司“实验测试数据”截图,引发“深大地沟油”事件,引起深圳大学师生和社会媒体、公众的热议和担忧。事件发生后,深大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当晚即组织内部自查,第一时间发布公告,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再次检测,停用涉及事件食用油,以规范程序另行采购食用油。同时,深大后勤部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备案,并表示将对本事件追查到底,直到水落石出。